English

历史课不是背诵课

1998-03-11 来源:光明日报 杨志军 我有话说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素质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界共同研讨并付诸实践的重要课题。我们的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停留在只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中的历史事实及现成结论的阶段,历史学习过程成为一种记忆、复述历史知识的过程,而不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获得与现成结论相符的思想认识,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学生难以对历史有真正深入的了解,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开发,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未来的需要。素质教育则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深层的思维去实现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

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呢?这需要全面落实历史教学三大任务,特别是能力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进而形成有关的技能和技巧,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能力和智力方面得到发展。

什么是历史学科的能力呢?一曰认识历史的能力,即阅读历史书籍、搜集整理历史知识等。二曰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去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也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三曰自学能力,学校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要使学生善于独立学习,有不断充实自己知识的能力。不管是培养哪种能力,对史料的阅读和运用是能力的能力。这是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专业特点。

历史知识形成的源泉是史料。历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事,而且应让学生知道“怎么知道”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史料的研习引入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具有本学科相应的运用方法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首先,对于教师来讲,引用史料作为一种补充材料,可以丰富教科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教材的机械复述,有利于对历史概念的表述和阐释,有利于说明教科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其次,对于学生,引用史料,创造有历史感的氛围和情境,可以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和生动形象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引用史料,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历史教学的过程成为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过程,成为掌握历史学习与研究方法的过程,成为重新建构历史情境去进行历史思维训练的过程。

(作者单位:北京朝阳区团结湖中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